海钓路亚这种没玩过,先不谈。国内淡水绝对的主流是台钓,随着国家10年禁鱼,海竿矶竿各种轮子的市场应该也在萎缩了。本人接触到和能理解的渔具主要就是台钓出行所需的一切物品。因为在论坛混的时间也有一点,结合自身说说这个方面渔具市场的一点理解。 渔具里面分两类,有耐用消费品:鱼竿、抄网支架等、钓箱钓椅、竿包椅包、拉饵盘、漂盒、食盒等;还有易耗消费品:饵料小药、鱼钩、鱼线、小配件等。 我觉得目前过得还算滋润的,基本上都有在卖饵料,主要就是因为出货量巨大,消耗量也巨大,利润厚可以弥补很多方面。其他如鱼钩鱼线,除了国内的杂牌国产,基本上都是厂家原产贴牌,从土肥富到BKK,以及东丽。小配件如太空豆、八字环和铅皮座漂座,目前是非常碎片化的现实也正和所有耐用消费品有同一个问题:没有头部厂家。 所谓头部厂家,就是能在品牌、质量、市场推广、渠道和网销上能够达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且这几个方面能起到互相促进作用的,这样才能有一个良性循环形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为什么必须是头部“厂家”?因为厂家直接控制品牌、质量和成本。市场推广可以承包,渠道和网销有现成的模式可以互换套用,但是品牌和质量成本不是厂家是控制不了的。 那么这些年为什么这几个市场一直没有一个或者一批头部厂家产生呢?因为钓鱼目前出钓场合高度碎片化,信息传播高度碎片化,碎片化的钓场和流通传播渠道催生了数不清的小作坊,不但钓场和传播渠道是碎片化的,而且不同场合合理的钓法、人群,也是高度碎片化的。渔具市场本身就是迎合休闲钓鱼的发展开展起来的,在这样碎片化的情况下,没有头部厂家的引导发力,各种渔具产品自然也高度碎片化了,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有一个“有关系”,或者“有能力”的牛人,通过卖一些秘传小药、饵料配方,甚或是内部价鱼竿之类的耐用品能分得一杯羹。 正常市场当中,光有质量但是没有强大的营销能力的厂家将是第一个被淘汰的,比如欧宇,因为利润做不起来不足以提供他转变生产类型和模式的资金。 有营销能力但是没有及时转变生产类型的厂家将在后面被淘汰,因为他的原有市场会迅速萎缩,旧产品很快被市场淘汰,比如以前很有名的各种老牌浮漂生产厂家。 有营销能力也能及时转变生产类型但是没有质量的厂家一般将在之后被淘汰,因为他的口碑会在达到一个传播临界点以后因为频繁的质量事故而越来越差,最后影响到二次销售。比如一味,原来以拾万计的产量等到了这个临界点市场会迅速萎缩导致后发的产品还按照之前的销量做订货会造成巨额亏损。 最后活下来本应该是营销、质量、成本合力形成优良品牌的头部企业。但是在渔具市场,很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缺位了。因为万千该死的都没死掉,还不断有新生的在分润市场,资源没办法集中。 随着国家十年禁鱼,野钓会越来越受压缩,黑坑的万千简单粗暴玩法不但多变,而且随着鱼塘不同,鱼情不同加剧了整个市场的碎片化倾向。很多老的厂家,包括饵料厂家忙着追市场都有点追不上,更不要提引领。 这一片乱世在何时能转变为全国统一的综合市场?我认为首先需要沟通信息上有一个全国性的,正确有效的头部厂家能综合在各种钓场传递出合理的信息,在钓法技术上能够有正确的信息传达给多数钓友,再通过口口相传的口碑来建立护城河。在这方面,邓刚黑坑盘老板开了个好头,但是仍然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