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手能用细线所以出口好? 经常在各种钓鱼视频当中看到很熟悉的一句话:“这个鱼口不好,所以我换了细线,马上出口就好起来了。”实际上,我认为这句话错的离谱。 子线一般是绑对应大小的钩子,因为这些钩子强度和线的强度一般在竞技中是已经搭配好了的,比如很少见0.3的线对应绑个8号袖,或者说是0.6的线用来绑个1号袖。所以,这些场景里面,换线的意思,实际等同于:我换了线,也换了小钩。为什么这个话没有说钩子?因为一般时间紧的时候,你不可能自己再去临时绑钩, 竞技比赛当中,快慢都很常见拉饵散炮。一个2#袖的拉饵和一个2#新关东的拉饵下去,大小能一样么?鱼容易吃到哪个不是很明白么?哦,我换了细线,所以口马上好了?口好是因为钩子和饵团都缩小了,鱼吃起来更容易了。 子线、特别是主线缩小,对于信号传递肯定是有作用的,起码同样重量的铅可以把线拉得更紧。但是关键因素,我认为是钩子和饵料的变化在起作用。线变细,耐受拉力下降,对于从起竿到回鱼的全套操作要求都更高更加细致,的确是区分高手与新手的一个指标,问题这和鱼出口有多大的关系?考虑到跑鱼切线的可能性,盲目换细子线绝不可取,一定要因地制宜。我看很多野钓鲮鱼的,用1.2或者1.5子线上6#袖,就是符合鱼情需要的设置。 还有一种情况,我相信“换了细线”之后,也肯定能很快上鱼,但是并不能说明“线细”就是这个调整中的决定性因素。 还记得某次王者之战,天元战队清一色4+3线组,8.1长杆出战的赛中调整,客观环境使然,人只能去迎合环境,难道鱼会来迎合你?参照系某战队,和其他大师战队相比,他们哪次不是细线?哪次不是坚决底钓,最后钓到垫底? 可能因为我本人既不用并继,也不打竞技尾数,所以对于子线向来是根据对象鱼偏上限在用,夏天用2号子带2号新关东,冬天用1.5或者1.2号子带7号袖。某次我用了1.0主线配0.5子线,对象鱼是巴掌大的鲫鱼,结果在鱼塘钓到大概1kg的大鲫,水深1米许,调8钓3,很小的一细目顿口,上的是都是玩命的鱼,也能入抄,估计这就是本人的极限了,不想调整也懒得去纠正。 最近又出了一大恨事,根据塘子里最大15kg,多为5到7kg青鱼来学高手用6+4出钓,结果一次死口以后起竿,4#子线用力一弓从正中断掉,瞬间心情难受一天。经此一战,我再次确认自己是低手不是高手,只能默默的把12号子线加到购物车,小钩细线的高手,我真练不来也不想练。 6、为什么他们一直钓的比我好?还比我多?!!比我大?!!! 好问题!这个是钓鱼人永远不变的问题,也是进步动力的源泉所在。几乎每一场出钓,我也会这样扪心自问,长夜漫漫,哪一次出钓不是全场最靓的仔,这个问题就会在深夜拷问我。 回想叁拾贰年前的1989年5月,中国台湾钓鲫鱼名人会一行6人在两场比赛中完胜大陆钓鱼高手,包揽两场比赛尾数和重量的全部1至6名。89年第三期《中国钓鱼》杂志刊登了“同池垂钓 相形见绌”一文,举国钓手为之震惊。一时间神秘而神奇的台湾钓手“秘招”成了中国钓界万众瞩目的焦点。由此,拉开了全面深入研讨台湾全新型竞技钓法的历史性帷幕,此后掀起了国内钓鱼人向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学习的浪潮。
回看本文,扪心自问,经过32年的学习和超越,我们是否真的已经穷尽悬坠钓的优点并能妥善运用?采用悬坠钓法的很多人可能还不能。 直到2年前,一次各种乱口中坚持抽窝到最后,选择性打较稳定吃口,慢蹦到最后环顾左右钓友钓获寥寥的现状,才恍然大悟:无意中做到了不断养窝聚鱼,以鱼聚鱼,把竞技钓小鲫鱼的钓法用在了大个体鱼上成功了一次。但是这种时候很少,判断鱼情窝量仍然路漫漫。 总是钓有所思,思有所用,算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个周末,琢磨好这一次出钓的方法以后满怀期待出发,然后去检验自己的想法,真是乐不可言。我相信大家也都是怀抱着这样想法走向水边,抽出钓竿。因为同池垂钓,有时会相形见绌,改进的动力和学习的动力总是不会缺失的。 写到这里已经黔驴技穷,算是把脑子里面能说的都说尽了。如果诸多正孜孜不倦于求爆护、盘老板、苦练麒麟臂、打完窝涨水一尺的钓友看完,能有一二可取之处,我就算是没有白费这一番心思。至于胸怀光风霁月,呼啸山水之间,已经不求得鱼,旨在尽情享受静谧和安宁幽静沉思的钓友,看到本文能会心一笑已经是莫大赞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