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出钓几次以后感觉自己对于鱼情水情和钓技的认识有了一点进展,多年来的老习惯还是利用文字整理一下捋捋思路,对于其中的谬误,也请各位大师不吝指点。 一、浮漂告诉你什么? 很多人说钓鱼的关键是读懂浮漂的语言,或者是说看懂一只用惯的漂,其实钓到现在,我认为这种说法很误导人,是把很多悬坠钓系统里面其他方面的认知技能简化神化到漂身上了。举几例为证: 调高钓低,钓3目,搓饵下水时而2目,时而3目,为什么?因为用的是长柄袖钩,小饵团包住钩门,钩柄直立显示3目,大饵团包住钩柄,钩柄倒下显示2目。饵逐渐化开,露出水面的漂由2目变为3目,这个变化和漂有关系么?同理,还有主线水下部分倾斜,浮漂被打裂进水后浮力下降造成的钓目变化,这些情况下,浮漂同样提供了信号,但是懂不懂,更有赖于对这个系统的理解。 鱼星在漂周围四起,但是漂像杂乱,有轻晃,有缓慢阴一目到两目,有迅速黑漂不中鱼,这些信号非常重要,但是和漂本身无关,有关的是你对鱼情的理解。这些信号只是告诉你一件事情:窝子里面有鱼,但是究竟是什么鱼,为什么鱼不就饵,怎么样才能钓上来,这些也和漂无关,有关的还是你对于钓鱼经验的理解和判断,应对。 所以,我觉得钓鱼水平的进步,固然要认真理解悬坠钓系统的运作,更多的则是要思考和解决三个最关键的问题:窝子里有没有鱼?是神马鱼?怎么针对性的去处理前两个问题,把鱼钓上来?这三个问题一解决,基本上就钓明白了。 冬天出钓,水温下降鱼活性也下降,混养塘这个时候总是不缺还有人用酒糟玉米打大窝守钓鲤鱼的,这种一根筋的思路能钓好么?肯定不能。我上一次出钓印象很深的就是窝子里面明显进了鲤鱼,连串泡加上浮漂总是被鱼撞的起伏不定,就是没吃口,于是放弃搓饵用拉饵试探下,第一杆下去马上一条2公斤左右的鲤鱼上钩,一方面是因为鱼滑,另一方面是口弱。 二、饵料选择和状态 钓明白的前提当然是对于鱼情和水情的理解,更离不开的是对周边钓友的选择的理解。同一个塘在一年前我用小浮水颗粒搓饵下去鱼吃口不断,一年后塘边人手一份金豆豆,爆爆球的时候,结果同样的配方鱼碰都不碰一下。一旦改成最传统的超诱加918清香版加上小药留窝米,诱鱼钓鱼的效果马上又远胜过周边一手黑乎乎小球球的参军钓友。 所以当我在一条条上鱼过程中还能听到旁边钓友讨论:传统的粉饵都开始慢慢淘汰了——额,这个该淘汰的到底是之前的经典,还是之后的盲从呢? 尽管鱼情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小鲫吃腥,大鲫吃香,鲤鱼靠守,鲫鱼靠攻这个道理变过没有?一定是不变的。打频率过程中发现窝子里面可能来鲤鱼了,你如果还是频率到底一成不变,结果一定是锚鱼炸窝,完了搞不好还感叹下,其实我鱼上的挺好的,就是锚鱼跑了炸窝,这特么是神马道理?这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守两竿把这条鲤鱼定点清除?等鲤鱼钓走了,窝子旁边的鲫鱼还会回来的。总比让它炸窝把周边鱼群全部带走要好点吧。 浮漂向上猛蹿两三回送到漂肚,八字环上方全是粘液,还有比这更清楚的离底信号么?如果不能压回去,那为什么不就便飞铅拉饵缓沉打一打半水呢?反过来想,你的饵料是不是化散性实在太强,鱼已经被诱离水底?把饵团拿回来多打打不费事吧? 钓上来的鱼个体都偏大吃口又间断,那是不是得考虑下饵团搓的大了,小鱼进不了口?我一般钓到白鲫的时候都会马上补窝加强频率,因为这种鱼一般吃口文静不如工程鲫和鲤鱼,钓到白鲫就等于告诉你:窝子里面不剩几个玩家了。 说到钓鱼,总有几个朋友会说:我学不来,老半天钓不到会想睡觉。我都会和他们说,我钓鱼不是休闲,而是锻炼。哪有功夫打瞌睡,忙得要死,不是脑子想,就是手上动,但是乐此不疲,孔老夫子都说过了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