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前面钓友的帖子,聊聊宝飞龙二三事。
宝飞龙作为曾经的代工厂,有不少竿的设计都是对标当时三大家的顶级产品,当然,这里用“模仿”一词会更适合一些,比如刀锋鲤,胜波技,银龙鲤,神龙等等与达瓦波纹系列,禧玛诺风系列之间的爱恨纠缠,一时间极大丰富了各大论坛的水贴内容,有客观比较分析的,也有嗤之以鼻的,各方势力商家打压或吹捧的,当然更多的是没摸过的键盘党站队跟风的,好不欢乐。
作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设备配套成熟且拥有大量经验丰富技术人员的渔具企业,挑战一下三大家并非痴心の野望,钓竿制造,不掌握核心科技,没有人会比他们更了解钓竿。推出一款顶级竿本身也不全是技术层面的事,搞事情就先从涂装开始,然后取个有意无意碰瓷的产品名,推出市场后自然有商家为其输出,随着信息扩散,剩下的靠消费者自己品,还一定得细品,毕竟手感是玄学。至于模仿的产品肯定少不了各种尖锐的声音,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产物,谁也不能免俗,甚至我们国家大多数企业都或多或少历了这样的阶段。
庆幸的是,宝飞龙的腰板还是硬的,基于人口大国的基本盘,立足国内市场,这些年推出了足够多的优秀产品,近期推出的几款竿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产品力。于是,我们终于看到了变化,爽风这类古董竿终于被打回了他该有的价格,水乡鲤终究变成了闲鱼上的过去式,各种“风”、“极”不再拥有当年一时无两的优越感,达瓦推出一击了,并继更新速度优柔寡断了。。
当然促成这种改变不能全归功于宝飞龙,这是一众国内渔具企业发展的结果,威海小破厂,沧州小作坊都值得一个席位,生长是野蛮的,商人逐利,行业进步,做大做强才能步入正轨,最终归于常态发展。
聊完宝飞龙,顺便借着近期的热点关注一下名伦,一直以头部品牌自居的名伦最近想搞个大新闻,以节点受力结合数学模型分析框架开发建立钓竿调性指导标准,本来昨天想吐槽的,按名伦的尿性,纳米材料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天天吹核心技术,也就欺负钓鱼人群体。而且现在鱼竿开发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设计软件,材料造节与调性受力模型已经商业化了,不知道他们这个逆向的研究思路能不能开发好。当然我希望他们能成功,就像希望千千万万个本土品牌打破禁锢,追求卓越一样。如果这个指标能建立,那么破解广大钓友内心多年困惑的手感玄学就有一定的统计学依据了。玄学的敌人是科学,数字之下皆正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个人很期待。
最后,探讨一下手感,与手感概念最接近的指标应该是调性,值得注意的是,调性是一种产品设计理念,并不是技术,很多人把对产品风格的喜爱转嫁为对技术的崇拜,这是偷换概念。就像日本右翼把近代以来中日国家发展中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碾压优势臆想为大和民族对汉族的优势一样,这是逻辑不清,非蠢即坏。
福利还是路亚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