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这玩意,几乎所有人都想要一个所谓“钓小鱼有手感,钓大鱼有腰力”的竿子。虽然我没用过,但是这个推荐很好给: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神竿伽马鲤X,5.4m版本,先径0.8mm,元径17.9mm,重量180克,价格可能3000上下。什么?你说重了又贵?卧槽,你提要求的时候没说要多重多钱啊!同样5.4米的竿子,你要搞个“全部60T碳布卷制,重量带后堵120克,承受子线5号不断,售价人民币200元”云云,好的,这货绝对有,客官智商税先上过来,200元里面占150块。 还有更牛逼的,不叫收智商税,叫做真实宣传,科学钓鱼——化氏超轻龙纹鲤二代,5.4米,先径1.1mm,元径23.5mm,重量104克,价格只要1400块,经过严谨认真的评测,钓重上限还有1900克——你还等什么呢? 回到正题。经过“天高我看不见”的对于我等小白的科普学习,我认为一个好竿子的评价要从三个点来考量:设计;做工;材料。 所谓设计,就是一个竿子的每一节是怎么卷,有多长,顶部粗多少,底部粗多少,用神马材料的碳布,高碳还是低碳,怎么搭配,怎么卷,所谓X45,K布加厚,竿稍小二用神马碳布,大节手把用神马碳布,卷多少厚度等等。涂装前后堵这些看得见的,都是细枝末节的垃圾玩意。有了一个好的设计,才能最终确定竿子的调性、重量、钓重、持感、适合的场景。 好了,大家要问了:你特么懂神马是好的设计么?我真不懂,但是我知道真正搞设计就需要设计的是这些。我手上特么一把迪佳的大物师旗舰版7.2,里面靠近大把的2到3节是缩短设计的,前面几节加长了;另外看看达亿瓦著名的遡P2-72,前三节是短节设计,大把加长。设计人员能考虑的就是受力时弯到神马位置需要增加或者缩短长度,方便拉力传导到全竿。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就不要说所谓ESS优化和其他等等等等的技术宣传了,所以我真不懂,我唯一懂的就是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收你智商税的厂家会用这个玩意来忽悠你,因为99%的钓鱼人分辩不出不同设计的好坏,然而能面对消费者费心在设计上做调整的厂家,绝对有点料,值得多收个百把两百块一根。
|